(相关资料图)
七月中下旬,走进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蕨坝村,途经江沙河,看到沿岸的几十位群众边闲话家常边清洗藠头,通过他们娴熟的清洗操作,一个个晶莹透亮的藠头摆满箩筐,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。
“我家种植藠头已经好些年了,今年我一个人在家,种了两亩藠头,看藠头长势预计能够收5000多斤,按照目前2元左右一斤的收购价计算,能够卖个万把块钱,供孩子读书得靠着它。”种植户字珍美乐呵呵地说道。
在扎摸村公路沿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藠头地里,随处可见村民们正在忙着挥锄头采挖成熟的藠头,忙着修剪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白白胖胖的藠头的身影,不几时,藠头就摞起了高高一堆。
据了解,永德县乌木龙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群众增收突破口,不断提高服务能力,加大通信、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,夯实产业发展基础;进一步做好市场主体服务,激发市场活力;通过常态开展职业化农民培训,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;组建合作社强化示范带动作用,通过整合资源、发展特色产业,不断提升品牌价值,增强当地特色“土”产品竞争力。
“乌木龙乡土地肥沃,土质疏松,这里种植的藠头口感润而不柴,脆甜度高,深受外地收购商的青睐,每年采收旺季,我每天都能收5吨左右,主要销往红河、保山等地,一人致富不算富,带动群众一起富才是关键。”收购商周新伟介绍。
近年来,该乡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,科学规划发展生态种植业,采用套种或轮作模式,将藠头种植纳入林下经济产业之一,在巩固核桃、茶叶传统产业效益的同时,积极壮大林下产业,增加土地利用率,提升同一地块产值。
目前,该乡藠头种植地多分布在扎模、石灰地、蕨坝、新塘等行政村,种植面积约2000余亩,年产藠头1500余吨,有效带动群众增收500余万元。
云南网通讯员 杨代富 李泰蓝
下一篇:最后一页